藝術典藏
Art Collection
彷若一座自由的展覽館,從古典到抽象至現代…,花季的創辦人是一名藝術愛好者,也是國內外藝術創作者的贊助人, 館內亦收集多款國內外藝術真跡,讓花季的貴賓們可以近距離的欣賞藝術品,在園區裡尋覓心賞的藝術,領悟一場動人的饗宴。
-
◎洪易-《大鴨》
洪易的作品風格、靈感皆來自他的週遭環境與生活經驗,從廟宇文化探掘台灣的原生色彩,大膽活潑並充滿愉悅感。他的雕塑作品經常使用紅黃藍綠等強烈的原色;自發性以及原生性的創作風格十分具有台灣獨特的視覺意象。
-
◎岳敏君- 絲網版畫-《無題》
岳敏君(1962-)生於黑龍江,和王廣義、張曉剛、方力均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岳敏君畫中不斷出現「大笑的男人」,他用一種荒謬、卡通式的表現手法諷刺靈魂的缺席,具有強力的社會政治文化意涵。而岳敏君重複自畫像般的臉孔並到處傳播,儼然成為一種偶像,他用捧腹大笑面對偶像、用偶像褻瀆偶像,使社會變得更有趣。
-
◎王廣義- 石版畫-《大批判系列》
王廣義(1957-)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和張曉剛、岳敏君、方力均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王廣義將文革時代的政治宣傳畫和現今生活的商業品牌並置,發展出「大批判」系列,不但展現了他對中國政治與歷史、商業與文化的思考批判,這些「政治波普」的符號也影響中國油畫觀念化的發展。.
-
◎王廣義- 石版畫-《大批判系列》
王廣義(1957-)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和張曉剛、岳敏君、方力均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王廣義將文革時代的政治宣傳畫和現今生活的商業品牌並置,發展出「大批判」系列,不但展現了他對中國政治與歷史、商業與文化的思考批判,這些「政治波普」的符號也影響中國油畫觀念化的發展。.
-
◎方力鈞- 石版畫-《Flower》
方力鈞(1963-)生于河北邯鄲。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和張曉剛、王廣義、岳敏君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現居北京,職業画家,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最重要的代表,從1991年開始逐漸受到國際藝壇重視,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經常以光頭入畫的方力鈞,自90年代創造出另類的、揶揄的藝術符號,也因此將「玩世現實主義」流派引入。
-
◎方力鈞- 石版畫-《游泳》
方力鈞(1963-)生于河北邯鄲。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和張曉剛、王廣義、岳敏君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現居北京,職業画家,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最重要的代表,從1991年開始逐漸受到國際藝壇重視,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經常以光頭入畫的方力鈞,自90年代創造出另類的、揶揄的藝術符號,也因此將「玩世現實主義」流派引入。
-
◎丁雄泉- 石版畫-《女郎和花扇》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黃襪》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黑襪》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紅髮》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蜻蜓扇》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斑點沙發》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丁雄泉- 石版畫-《和平之花》
丁雄泉 (1929- 2010) 於1929年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出生,成長於上海,1946年移居香港,華人藝術圈中丁雄泉有個外號「採花大盜」,由於他的作品在描繪花這個題材方面,可說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花這種極端新鮮的東西,讓他非常喜愛,而再將解釋範圍稍作擴大。70年代其絢爛的色彩配以女性為題材的的風格逐漸形成,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表現的精神,作品典藏於許多世界級的美術館,2010年5月17日於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1歲。
-
◎羅丹- 油畫-《驪歌》
羅丹(1981-)出生中國重慶的藝術世家,2007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現任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教師羅丹的繪畫刻意選擇了衝突與顛覆的搖滾樂形式作為創作主軸。他用繪畫的圖像象徵意義來表徵一種我們欲説又止的生存狀態,那些歌吟唱的人們沉醉在歌樂的陶醉中,人物表情極度誇張、興奮,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回蕩在耳畔,但同時掩飾不住心靈深處的表彰。
-
◎羅丹- 油畫-《像風一樣自由》
羅丹(1981-)出生中國重慶的藝術世家,2007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現任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教師羅丹的繪畫刻意選擇了衝突與顛覆的搖滾樂形式作為創作主軸。他用繪畫的圖像象徵意義來表徵一種我們欲説又止的生存狀態,那些歌吟唱的人們沉醉在歌樂的陶醉中,人物表情極度誇張、興奮,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回蕩在耳畔,但同時掩飾不住心靈深處的表彰。
-
王衍茹-《芙蓉翡翠》
她對中國花鳥題材的選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偏愛,並沒有賦予過於沉重的文化反思。在她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感覺到藝術家創作時所擁有的一份不受外在觀念干擾和束縛的自在心態。
-
王衍茹-《鳳回頭》
她對中國花鳥題材的選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偏愛,並沒有賦予過於沉重的文化反思。在她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感覺到藝術家創作時所擁有的一份不受外在觀念干擾和束縛的自在心態。
-
曾梵志-《1997面具NO.8》
1993年初到北京,經常遭居委會盤查,那時期的自己就像戴了個面具,跟隱形人一樣。於面具系列裡,刻意突顯的陰影傳達出面具背後的緊張與不安,也正是21世紀中國的新都市生活所面臨的極端與矛盾。
-
張曉剛-《史記》
張曉剛畫面中人物身著中山裝,擁有中國人的「單眼皮、瓜子臉」特徵,並用平塗手法留住了全家福合照中呆滯的表情,也抓住了6、70時代的集體記憶,社會、家庭的再現為年長者帶來回憶,在年輕人眼裡則有一種難以抗拒的神秘。
-
邵飛-《花農》
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有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台灣炎黃藝術館及國內外收藏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2007年被中國畫投資與鑒賞協會評為:“當代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畫家”。
-
邵飛-《命運》
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有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台灣炎黃藝術館及國內外收藏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2007年被中國畫投資與鑒賞協會評為:“當代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畫家”。
-
邵飛-《夢醒時分》
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有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台灣炎黃藝術館及國內外收藏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2007年被中國畫投資與鑒賞協會評為:“當代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畫家”。
-
邵飛-《老屋》
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有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台灣炎黃藝術館及國內外收藏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2007年被中國畫投資與鑒賞協會評為:“當代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畫家”。
-
魏樂唐-《凝結的樂章》
為當代華人藝術家中最早專研抽象繪畫者之一,其作品出現在畫布上的是經過冷靜理智的嚴謹構圖,結構合理,張力十足;但卻有如萬馬奔騰、石破天驚的筆觸及技法在營造整體畫面的氛圍。
-
張曉剛-《日記系列》
與岳敏君、方力均、王廣義等畫家被封為「中國當代畫家F4」在他的藝術中,他試圖讓某個時刻駐留,將他個人目之所及的現實和歷史保留在他私人的記憶中。這種停留是對“易逝”的反動,是公共記憶的一種個體書寫。
-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3年初到北京,經常遭居委會盤查,那時期的自己就像戴了個面具,跟隱形人一樣。於面具系列裡,刻意突顯的陰影傳達出面具背後的緊張與不安,也正是21世紀中國的新都市生活所面臨的極端與矛盾。
-
趙無極-《無題》
很多作品名稱都叫「無題」或一連串的數字編碼,大部分的抽象畫都是畫家主觀情感的表達,也希望看畫的人以自己主觀情感去理解。
-
趙無極-《無題》
很多作品名稱都叫「無題」或一連串的數字編碼,大部分的抽象畫都是畫家主觀情感的表達,也希望看畫的人以自己主觀情感去理解。
-
趙無極-《老油畫版畫》
很多作品名稱都叫「無題」或一連串的數字編碼,大部分的抽象畫都是畫家主觀情感的表達,也希望看畫的人以自己主觀情感去理解。
-
鄒亮-《冥思系列》紅色坐姿人像
大陸新銳藝術家,作品曾参加中國内外多個重要展覽,冥思系列為其2008年的創作作品。
-
鄒亮-《冥思系列》藍色人像
大陸新銳藝術家,作品曾参加中國内外多個重要展覽,冥思系列為其2008年的創作作品。
-
邵飛-《風呂入口》
不以痛苦掙扎的態度來面對現實,而是「與大自然相和諧」為創造的動力,她以極其人性的態度對待自然中的一切,追求主觀的自由表現,基於萬神論的背景,相信萬物皆有靈魂生命。
-
鄒亮-《冥思系列》黃色人像
大陸新銳藝術家,作品曾参加中國内外多個重要展覽,冥思系列為其2008年的創作作品。
-
鄒亮-《冥思系列》紅色人像
大陸新銳藝術家,作品曾参加中國内外多個重要展覽,冥思系列為其2008年的創作作品。
-
展望-《假山石#54號作品》
代表作“假山石”,是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首次收藏的中國當代雕塑品;同时也是舊金山deyang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等收藏陳列的首件中國當代雕塑作品